蘭渝鐵路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雙線電氣化鐵路。線路走向為自蘭州樞紐蘭州東站引出,溯宛川河谷經金崖、楊家川,跨渭河經渭源至漳縣大草灘,以隧道群穿越渭河與洮河分水嶺;經岷縣穿越黃河與長江分水嶺,而后線路靠山取直以隧道群避開岷縣至隴南之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地段;沿小岷江、白龍江東岸至隴南市,避寶珠寺等梯級電站,以29.7公里長隧道穿越西秦嶺,于洛塘河東岸以隧道穿越裕河、毛寨省級自然保護區南緣至廣元市;經蒼溪沿嘉陵江東岸行進,通過閬中、南部、南充、武勝至重慶樞紐。線路總長近820公里,其中橋隧線長度約560公里。蘭渝鐵路為雙線鐵路,其中甘肅境內段長435公里。工程于2008年9月26日開工,建設期6年,投資估算總額774億元,年運輸能力為貨運量1億噸。蘭渝鐵路北接蘭新、包蘭、蘭青、隴海鐵路,南接寶成、襄渝、達成、渝懷鐵路,將成為西北、西南地區之間最便捷的快速鐵路通道,有效解決既有鐵路運能不足和繞行問題。建成后,重慶至蘭州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17.5小時縮短為5.5—6個小時。
依照規劃,蘭渝鐵路設蘭州東、夏官營、張家莊、楊家川、渭源、大草灘、岷縣、哈達鋪、宕昌、沙灣、兩水、隴南、桔柑、洛塘河、姚渡、羊木、廣元、廣元南、兩河口、太公、蒼溪、閬中、南部、龍桂、南充東、南充、南充西、李渡、武勝、渭沱、合川、北碚北、蔡家、重慶北34個車站。
蘭渝鐵路將成為西北西南區際間客貨并重的通道,客車速度目標值160公里/小時,規劃輸送能力為客車50對/日、貨運5000萬噸/年。全線建成后,近期開通蘭州——廣元客車20對,貨運2400萬噸,廣元——重慶客車22對,貨運1600萬噸;遠期開通蘭州——廣元客車28對,貨運3200萬噸,廣元——重慶客車32對,貨運2000萬噸。
蘭渝鐵路工期:蘭州至夏官營2013年開通,夏官營至廣元2015年12月開通,廣元至渭沱2015年6月開通,渭沱至重慶貨線2013年10月開通、客線根據重慶北工期再行安排開通時間,南充至高興單線2013年10月開通,蘭渝鐵路全線2015年12月開通運營。
附件1:蘭渝鐵路夏官營至廣元段土建工程
1. LYS-1標段
施工范圍:夏官營(不含)至楊家川車站(含)
施工里程:73.14 KM(DK30+000~DK103+150)
施工項目:路基25.7km、橋7.175km/22座、隧37.236km/5座!
重點工程:13.6km胡麻嶺特長隧道、15.8km黑山特長隧道;800m許家臺宛川河特大橋、1034m接駕嘴宛川河特大橋、998m清水鄉宛川河特大橋、1032m甘草店宛川河特大橋;楊家川車站。
施工單位:中鐵十九局,造價3025308271元。
2.LYS-2標段
施工范圍:楊家川車站(不含)至大草灘車站(含)
施工里程:69.96 KM(DK103+150~DK173+200)
施工項目:路基9.04km、橋10.314km/15座、隧49.254km/13座。
重點工程:5.8km馬家坡隧道、9.2km古跡坪高風險隧道、6.64km后山坪長隧道、8.2km東扎溝隧道;1721m暖洋溝特大橋、2132m崔家河特大橋、1047m渭源河特大橋、2853m鍬峪河特大橋、666m浦川河特大橋;渭源車站、大草灘車站。
施工單位:中鐵十六局,造價3545471480元。
3.LYS-3標段
施工范圍:大草灘車站(不含)至青崗隧道(含)
施工里程:83.74KM(Dk173+200~Dk259+510)
施工項目:路基6.8km、橋10.836km/14座、隧63.212km/8座。
重點工程:19.1km木寨嶺極高風險隧道、5.14km紙坊極高風險隧道、16.6km哈達鋪高風險隧道、7.4km馬家山隧道、8.827km同寨隧道;564.06m素子溝特大橋、2928.2m洮河1號特大橋、1235.7m葉家坡特大橋、555.2m洮河2號特大橋、1470m迭藏河1號特大橋、610m西河特大橋、836m迭藏河2號特大橋;岷縣車站、哈達鋪車站。
施工單位:中鐵隧道集團,造價5330708759元。
4.LYS-4標段
施工范圍:青崗隧道(不含)至白龍江3號特大橋(含)
施工里程:93.65KM(Dk259+510~Dk352+759)
施工項目:路基5.56km、橋22.329 km/18座、隧65.436km/15座。
重點工程:8km羅沙隧道、9.15km新城子隧道、8.5km毛羽山隧道、14.52km天池坪隧道、12.6km化馬長隧道;634.5m白龍江1號特大橋、567m大寨特大橋、2462.6m雅園特大橋、2500.2m沙壩特大橋、638m陳家壩特大橋、1713m青家壩特大橋、603m小山坪1號特大橋、601m小山坪2號特大橋、10.91km白龍江3號特大橋;宕昌車站、沙灣車站。
施工單位:中鐵十三局,造價4403115589元。
5.LYS-5標段
施工范圍:白龍江3號特大橋(不含)至范家坪隧道入口
施工里程:33.45KM(Dk352+759~Dk391+800)
施工項目:路基5.01km、橋5.938km/7座、隧20.219km/6座。
重點工程:8.5km桔柑高風險隧道、4.94km兩水隧道;756m白龍江4號特大橋、701m北峪河特大橋,909m王家溝特大橋、1734m漢王白龍江特大橋、559.6m桔柑車站特大橋、994m桔柑白龍江特大橋;兩水車站、隴南車站、桔柑車站。
施工單位:中交二公局,造價1863205455元。
6.LYS-6標段
施工范圍:洛塘河特大橋(不含)至鐵一院設計終點
施工里程:76.94KM(DK423+915~Dk501+005)
施工項目:路基0.624km、橋4.023km/14座、隧69.370km/13座。
重點工程:5.82km楊家山隧道、12.13km楓相院隧道、6.6km紫竹園隧道、 11.26km龍池山特長隧道、7.75km王家河隧道、7.41km花石高風險隧道、5.22km南崖山隧道、6.04km權子埡長隧道;1024.8m洛塘河車站特大橋、5671m金溪河特大橋;西秦嶺隧道無碴軌道及隧道照明工程;洛塘河車站、姚渡車站、羊木車站。
施工單位:中交一航局,造價4003331729元。
附件2:蘭渝鐵路12年的歷史細節(四川日報記者王代林實習生王丹 2005年05月10日)
3月13日,鐵道部和四川、甘肅、重慶三省市簽署會談紀要,四方共同推進的大西南、大西北動脈蘭渝鐵路,可望明年動工、三年完成建設。從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中國鐵路系統中最重要者”,到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勘探設計又停工,再到此次會談紀要的簽署,蘭渝鐵路,這條承載國人百年夢想之路,迎來了波瀾壯闊的未來。
“我們很高興……我們也很艱辛……”3月24日,面對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談到12年的風風雨雨,談到蘭渝鐵路的轉折節點,厚厚的眼鏡片后,63歲的老人趙均國,這位烈士后代淚花閃爍。12年來,川、甘、渝三地政府和民間一直為此奔波、呼吁,也在實際操作中歷盡艱難。終于,蘭渝鐵路的構想,從偏僻的蒼溪縣城走上了炫目的舞臺。
民間首倡——正文三頁半、公章蓋了68枚的奇特報告
1994年3月,蒼溪、閬中和南部三縣聯合向212國道沿線四川、甘肅的30多個縣市發出《關于促成蘭渝鐵路盡早立項上馬的倡議書》,得到紛紛響應;5月10日,這30多個縣市的頭頭——或書記或縣(市)長聚會,商談蘭渝鐵路,并達成共識,成立一個協作會來運作。
十多年后,趙均國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回憶發出倡議書的初衷,記憶猶新。
地處丘陵地帶的農業大縣蒼溪,有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是著名的糧食肉類生產基地,每年有大量的糧食和肉類產品外運,獼猴桃、雪梨全國聞名;而雪梨主銷區重慶,年銷售量上萬噸;但是物產的外銷通道——交通基礎設施很差,雖然有212國道穿境而過,但是路況糟糕,極大地制約了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當其時,在212國道沿線,30多個縣市大多存在和蒼溪相同的經濟發展困境。以陜北民歌“花兒”的故鄉岷縣為例,曾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東去三秦”之地,在周邊地區的城市,如天水、蘭州、臨夏等都有了高等級公路、鐵路甚至機場,岷縣人卻不得不走著等級外公路。因交通設施的制約,年年錯過投資機會,很難留得住合作伙伴,良好的資源優勢也是“養在隴中人未識”。
夢想依托蘭渝鐵路發展地方經濟,蒼溪和岷縣是212沿線市縣的縮影!疤m渝鐵路協作會”應運而生。協作會成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運作一份申請蘭渝鐵路立項的報告。1994年10月18日,一份蓋有68枚地縣兩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印章的《關于申請新建蘭州至重慶鐵路立項的報告》,送到了四川省、甘肅省和鐵道部、國家計委案頭。
三頁半正文,另九頁蓋著印章——時隔10多年,當記者翻閱這份奇特的報告時,紙已有些發黃,但一頁頁整整齊齊的印章依舊鮮艷紅潤。
小小印章,并不是大手一摁就可完成的。一般要先找當地計委分管副主任簽,然后是正職,再然后是政府辦分管副主任,主任,分管副書記,書記,書記簽名后黨委的簽章才能落上去,68個印章就是這樣一個個蓋下來的。
這僅僅只是一個程序。其中苦累只有當事人知道。在甘肅南部一地區,因為設想中的鐵路只經過該地區的邊緣,所以不愿在“申請報告”上蓋印章,第一次,第二次,對方都以太忙而拒絕。第三次去時,正是嚴冬,零下20多度,路上積著厚厚的冰。協作會秘書處乘坐的吉普車在經過一個叫木寨嶺的地方時,山梁拐彎處一個打滑,車尾甩到了路沿外,后胎懸在海拔2800米的懸崖上,幸好前胎夾在一堆亂石叢中。
回憶起這個情節,現已在四川投資集團公司工作的方素銳還有些不好意思。4月1日,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當時我就嚇哭了。5天后,我們到了該州州府,分管領導仍然不同意蓋章。晚上吃飯時,談到路上的驚險,我忍不住在眾目睽睽下又痛哭起來。沒想到這一哭,對方感動了,第二天,州黨委和政府的兩枚印章早早地送到了住處!
說是30多個縣市聯合成立的部門,資金卻一直捉襟見肘。原協作會副秘書長兼財務行政部主任、來自甘肅岷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王仕賢透露,最初定的協作會活動經費由各縣出,甘肅的縣市一般是2萬元,四川是4萬元。但在實際過程中,有的縣市一分錢都沒出。到北京出差,經常睡20塊錢一晚的地下室。1995年8月,協作會在廣元市召開兩省計委分管主任協調會,秘書處拿出兩個存折,加起來只有6千塊錢,沒辦法,只好在熟人處借了三個存款單,加起來1.8萬元,才將會議承辦下來。
1994年11月,“蘭渝鐵路協作會”請來鐵道部第一和第二勘察設計院的專家進行考察論證。1995年2月,《新建蘭州至重慶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出籠,報告認為“蘭渝鐵路潛在的運量很大,回收期為13.7年,低于15年的基準年限,是可行的!
政府加入——蘭渝大動脈構想走出深山
4月29日,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透露,蘭渝鐵路早就進入我省“七五”規劃,一直受到高度重視,相關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在“蘭渝鐵路協作會”的積極推動下,爭取蘭渝鐵路立項進入正式程序,川甘兩省計委對此達成一致意見。1995年10月19日,四川和甘肅兩省聯合向國家計委和鐵道部打報告,請求將蘭渝鐵路列入國家“十五”計劃。11年間,全國“兩會”上關于蘭渝鐵路建設的議案、提案或專題發言、建議共有192份。1997年7月,川甘渝三省市成立蘭渝鐵路籌備領導小組。
蘭渝鐵路立項的工作進度在加快。
2000年6月,三省市成立了由分管省長、市長參加的蘭渝鐵路前期工作領導小組和蘭渝鐵路項目聯合辦公室,正式委托鐵道部第一、二勘測設計院編制“蘭渝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9月3日到15日,由全國政協和國家開發銀行等參與的蘭渝鐵路考察團,從重慶出發,坐火車、轉汽車進行了考察。隨后形成考察報告——《關于建設西北西南大通道的情況與建議》。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