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資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下一篇資料:一個好父親等于200個老師
甘肅省人社廳關于做好2019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作者:佚名 來源:轉載 【導讀: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了《關于做好2019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甘人社明電〔2019〕90號),通知中對2019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相關事項都有哪些內容呢? ●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首次開展的2018年度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工作順利完成。中小學教師等5個系列(專業)評審全省基層有效正高級職稱233名、副高級職稱7580名。 ● 不再統一下達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指標數。 從2019年開始,我省不再統一下達中小學教師系列全省范圍有效正高級教師職稱指標數,在各地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評審,評審結果由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負責報兩部備案。要嚴格執行《甘肅省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價條件標準(試行)》(甘人社通〔2018〕458號)規定的適用范圍,不得將中專學校、技工學校、職業教育機構等屬于職業教育范疇的人員納入中小學教師系列評價。 ● 年度全省職稱實行網上評審。 實行網上評審后,評審通過人員將通過職稱信息系統自動生成電子證書。各評委會工作機構不得在職稱信息系統之外的線下安排申報、評審,線下所評職稱不予認可。 ● 注重論文質量。 對論文的真假要通過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SD)和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等進行核查確認。對論文質量要通過中國知網等進行查重,論文重復率核心期刊超過10%、省級期刊論文超過20%,不按相應級別論文對待……更多內容詳看下面的文件內容!】 關于做好2019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甘人社明電〔2019〕90號 各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蘭州新區組織部,省直各部門人事處(職改辦),甘肅礦區、省屬各企業集團人力資源部,中央在甘有關單位人事處(職改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現就做好2019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問題導向,以主題教育成效檢驗落實新一輪職稱改革的成果 新一輪職稱制度改革是黨中央、省委確定的重點改革任務之一,我省新一輪職稱改革的政策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特殊人才評價、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職稱信息系統建設、高校教師自主評審等重點突破任務已全面落地,“放管服”改革力度空前,職稱評審收費等一批歷史問題得到解決。但是,從2018年督察和實際掌握的情況看,全省職稱改革隊伍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對職稱改革的大政方針政策,特別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評價工作的重要指示領會不深、把握不準、落實不夠,對黨中央和省委的職稱政策還沒有學懂弄通做實。二是有些省直部門對行業實際不了解,特別是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有關本行業領域人才評價政策不熟悉不知道,不能根據本行業特點制定針對性評價標準、開展針對性評價。三是對配套政策學習不深入、不系統、不完整,學習政策的速度跟不上出臺政策的速度,政策宣傳不到位,解答、執行政策走樣,政策效果打了折扣。四是有些省級系列(專業)主管部門對人才評價工作不重視,不能按要求出臺新評價條件標準,導致改革政策不能在全省本行業落地;五是對“放管服”改革認識模糊,有些市州為放而放,違規組建跨系列中級評委會,擅自擴大評審范圍;有的評委會不按規定如期召開,有的評委會多年不開展評審工作,普遍存在不按規定備案的問題。六是甩手掌柜多、一問三不知者多、有依賴思想者多,不作為、慢作為問題比較突出,不審核不簽字直接蓋章上報、關系說話人情做主現象時有發生,等等。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同落實新一輪職稱改革任務結合起來,以沒有用好首先是沒有學好的辦法檢視問題、對照檢查、落實整改,以思想認識的高度、學習理解的深度、政策宣傳的廣度、解答辦理的準度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以推動新一輪職稱改革落地見效的成果檢驗主題教育的效果,切實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 二、認真做好2019年度全省有效職稱評審工作 。ㄒ唬┩ㄟ^職稱信息系統申報評審。 為適應“放管服”要求,加強職稱申報評審科學化、規范化管理,通過無紙化申報評審、電子證書、網上查詢等功能方便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我省職稱申報評審管理信息系統(網址:http://www.gszcxt.cn:8000/zcxt,以下簡稱“職稱信息系統”)建設完成,決定在2019年度職稱評審中全面使用。經核準開展高校教師系列自主評審職稱的各高校,也要按“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要求,在全省統一職稱信息系統上申報、評審。 實行網上評審后,評審通過人員將通過職稱信息系統自動生成電子證書。因此,各評委會工作機構不得在職稱信息系統之外的線下安排申報、評審,線下所評職稱不予認可。 。ǘ┳龊寐毞Q申報、評審安排。 各評委員會工作機構要按職稱信息系統申報、評審、發證的要求安排本系列(專業)職稱申報、評審工作。具體安排由評委會所在部門或單位發文,主要對申報材料要求、審核時間、評審時間等具體事項進行明確,對論文不做要求或不做限制性要求的系列(專業),要明確代替論文答辯項目?梢詫ο嚓P文件已經明確需要提醒注意的政策進一步強調,但不得涉及新政策規定。確需明確新政策規定的,商省人社廳同意后,由兩家共同另行發文明確。申報、評審安排文件要在本部門網站公布,并報上級職改部門備案。 。ㄈ┌葱滦抻喕蛑贫ǖ脑u價條件標準評審。 未修訂或制定新評價條件標準的系列(專業)暫停職稱評審。修訂或制定評價條件標準是這輪職稱改革賦予省級系列(專業)主管部門配套政策的唯一任務,也是衡量這次改革能否在全省該系列(專業)工作落地的重要標志。2017年5月以來,省職改辦通過文件、會議、電話、解讀等方式先后9次督促,并多次在相關文件中明確:舊評價條件標準在完成2018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后全部廢止,未修訂或制定新評價條件標準的系列(專業)暫停職稱評審。因此,對因未出臺新評價條件標準而導致2019年度暫停職稱評審(包括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自主評審的各高校)的,相關省級系列(專業)主管部門評委會工作機構和相關高校職改工作機構,要做好對人才的解釋說服工作,并承擔由此產生的全部后果和全部責任。 。ㄋ模⿲嵭袀浒父嬷贫。 備案管理是“放管服”改革后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實行備案告知有利于督促各級職改部門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加強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但是部分市州、省直部門、省直單位,或未認真學習文件要求或錯誤理解“放管服”改革要求或怕麻煩,未按規定進行備案,而自身對政策理解把握不準、審核不嚴、工作不認真仔細,出現政策落實走樣、“放管服”改革偏向的趨勢,導致工作被動。必須嚴格按照《全省職稱改革備案管理項目清單》(附件3)要求做好備案工作。具體要求見《關于職稱評審中需要掌握的幾個政策說明》(附件1)。 。ㄎ澹┌l揮好“指揮棒”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職稱評審環境。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8年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后,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這些要求必須貫徹在職稱評審工作中。 1.改進業績成果認定依據出處。專業技術人才的論文等科研成果發表后1個月內,要將所涉及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等原始數據資料交所在單位統一管理、留存備查。從2020年起,除自由職業者外,論文等科研成果未交所在單位統一管理、留存備查的,不作為職稱申報評審依據,用人單位可拒絕推薦。 2.進一步加強業績成果審核。對2020年及以后申報晉升職稱人員,各用人單位和評委會工作機構要進一步加強業績成果審核,確保申報人誠信、業績成果真實、審核把關負責、所評職稱名副其實、職稱改革健康有序。 。1)緊盯“突擊型高產量”人員。對短期內發表多篇論文、取得多項專利等成果的,要開展實證核驗,加強核實核查。引導人才把業績做在日常、把成果出在經常。未開展實證核驗或經實證核驗達不到質量的,可“一票否決”。 。2)注重論文質量。對論文的真假要通過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SD)和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等進行核查確認。對論文質量要通過中國知網等進行查重,論文重復率核心期刊超過10%、省級期刊論文超過20%,不按相應級別論文對待;對重復率符合要求的論文,用人單位和評委會工作機構可進一步采取送審、盲審等辦法送交3名以上國內外專家進行質量確認,多數業內專家認為達不到相應層級職稱論文水平的,不按相應級別論文對待。 。3)注重著作、譯著水平。對著作、譯著也要采取送審、盲審等辦法送交3名以上國內外專家進行質量審核,多數業內專家認為達不到相應層級職稱著作水平的,審核不過關的,不作為職稱申報評審依據。未列入計劃的教材不作為職稱申報評審依據。 。4)榮譽表彰、科技獎勵、項目課題、標準規范等,按《關于當前深化職稱改革工作中幾個具體事項的通知》(甘職改辦〔2018〕24號)嚴格區分和審核。各類競賽、技能比武、比賽等以各級行政部門或各級行政部門委托相關部門組織的競賽、比賽為準審核。 3.嚴格評審范圍。 。1)按管理權限核準的各級評委會,均不得擅自擴大評審范圍。未經省人社廳授權,市州評委會不得代評省直單位、其它市州、外省和中央在甘單位人員職稱。各市州不得核準或組建跨職稱系列的綜合性中級評委會。 。2)符合條件的公務員(包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員)可以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但不得參加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行政機關中使用事業編制人員,如未納入事業單位崗位管理,也不得參加職稱評審。 。3)初級職稱不再由評委會評審。 。4)實行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不再開展相應層級的職稱評審。取得《關于明確職稱與部分職業資格對應關系的通知》(甘人職〔2017〕84號)職業資格者,可對應相應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獲國際聯盟、國際聯合會等相關國際組織認證的,根據認證的等級,參考其他業績認定相應層級職稱。 。┡浜蠉徫还芾聿块T做好納入崗位管理事業單位的職稱評審規劃。 甘人社通〔2019〕127號已將納入崗位管理事業單位的結構比例管理權下放。各級職改部門要積極配合崗位管理部門,著眼于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中長期發展,在保證重點、保證質量、預留一定發展空間的前提下,科學編制好本年度及未來職稱評審計劃,確?沙掷m、常態化開展職稱評審。 。ㄆ撸┎辉俳y一下達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指標數。 根據人社廳發〔2018〕93號和甘人社通〔2019〕127號精神,從2019年開始,我省不再統一下達中小學教師系列全省范圍有效正高級教師職稱指標數,在各地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評審,評審結果由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負責報兩部備案。要嚴格執行《甘肅省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價條件標準(試行)》(甘人社通〔2018〕458號)規定的適用范圍,不得將中專學校、技工學校、職業教育機構等屬于職業教育范疇的人員納入中小學教師系列評價。 。ò耍┢渌。 評審中的“四個時限”要求、“凡晉必下”、職稱數額管理、初級職稱考核認定、“代替論文”解釋等,按《關于按系列(專業)修訂或制定我省職稱評價條件標準的指導意見》(甘人社廳發〔2018〕27號)執行。 三、抓緊做好2019年度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工作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首次開展的2018年度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工作順利完成。中小學教師等5個系列(專業)評審全省基層有效正高級職稱233名、副高級職稱7580名。以實際行動落實了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讓基層人才發展有空間、晉升有通道、作出貢獻有成就感獲得感的要求,在穩定、吸引、激勵廣大基層專業技術人才扎根基層方面發揮了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深受基層人才歡迎。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省將常態化開展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2019年度評審工作,總體上按《關于首次開展我省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有關事項的通知》( 甘人社明電〔2019〕23號)進行,并把握好以下事項: 。ㄒ唬┌雌谕瓿稍u審任務。根據人社部要求,全省2019年度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工作必須在9月30日前完成。各市州、省直有關部門要統籌謀劃、克服困難,按期完成評審任務。各評委會工作機構具體發文安排與本文評審全省范圍有效職稱要求一致。評審結束后,要在10月10日前向省職改辦報送工作總結。 。ǘ┳⒅叵蚧鶎迂暙I大的人才傾斜。“基層貢獻大的人才”暫按任現職時間長、認定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內部等級崗位本層級一級崗位時間長、任現職以來業績突出、任現職前曾獲省級以上表彰或科技獎勵、基層工作時間長等要素綜合把握,不能單看某一要素。同等情況下鄉村單位人才優先。有鄉村單位的系列(專業),每年評審的高級職稱中,鄉村單位人才應不少于30%。 。ㄈ┳屩星嗄昊鶎尤瞬奴@得更多晉升機會。對業績突出的中青年基層人才,要鼓勵他們按甘人社明電〔2019〕23號文第七條“把握好基層人才“雙通道”晉升職稱”要求,申報全省范圍有效高級職稱。如果申報成功,在獲得更大成就感、獲得感的同時,也為自己今后在更大范圍流動創造了條件;如果申報不成功,還有評審全省基層有效職稱兜底。盡力避免他們的突出業績在評審全省基層有效職稱使用后,不能在評全省范圍有效職稱時不能再使用而造成的“業績浪費”;也要盡力避免大家都擠占全省基層有效職稱崗位數額而導致全省有效職稱崗位數額空缺。 。ㄋ模┎辉俳y一下達正高級職稱指標數。根據甘人社通〔2019〕127號)將結構比例管理權下放的實際,我省2019年度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不再統一下達正高級職稱指標數。各級職改部門要配合崗位管理部門認真落實人社部發〔2016〕77號文件“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結構比例單列的規定,做好評審規劃,確保2019年度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ㄎ澹┢渌。有針對基層(包括甘南、臨夏州)和省、市屬艱苦單位評審任務,卻未出臺縣以下基層高級職稱單獨評審評價條件標準,導致該政策無法在本系列(專業)落地的省級系列(專業)主管部門,要做好全省本系列(專業)人才的解釋說服工作,并承擔由此產生的全部后果和全部責任。 附件(見下頁) 1:關于職稱評審中需要掌握的幾個政策說明 2:關于甘肅省職稱電子證書、電子表格和證書查詢等有關事項的說明 3:全省職稱改革備案管理項目清單
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9年7月8日
[] ·上一篇資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下一篇資料:一個好父親等于200個老師 |
全站導航
|
站主其人 | 網站幫助 | 下載聲明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具才苑是一個主要以中小學教師、師范類學生、中老年朋友為主要服務對象,教學資源豐富,兼顧社會關注問題的小型綜合網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軟件的首發官方網站,因此在這里下載的具才軟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資源全部免費下載。因手機瀏覽者越來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機、電腦用戶都能使用。如因此給您帶來不便,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