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資料:醫院各科室的對聯
·下一篇資料:思念母親
我國距離最近的兩個縣城,縣中心相距僅300米,發展差距卻很大作者:Shirley雪梨醬 來源:搜狐 行政區域上的“最近”與“最遠”,在我國存在巨大的參差。比如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這里的大部分區域地廣人稀,且末縣到首府庫爾勒有將近700公里。當地人如果要去首府辦個事,往來一天都不夠。相比之下,我國距離最近的兩座縣城,彼此的縣中心相距只有300米,它們就是山西的保德縣和陜西的府谷縣。
山西與陜西,因為天然省界黃河的存在,相鄰卻不接壤。沿著黃河,兩省有不少縣市隔河相望,保德縣和府谷縣便是其中之一。保德縣隸屬于隸屬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府谷縣隸屬陜西省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端。這兩座緊鄰的縣城,距離內蒙古也不過只有50公里左右的距離,幾乎位于“雞鳴三省驚”的位置。
通常,就算縣與縣相鄰,兩縣的縣中心總會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保德縣和府谷縣都是依黃河而建,縣中心也都位于黃河邊;因此黃河河道那300米左右的寬度,就成了兩縣縣中心的距離。兩縣中間依靠黃河大橋相連,從保德縣步行到府谷縣只需要5分鐘,出省在這里輕而易舉。因此兩地人民往來甚密,府谷人會去保德買菜,保德人會去府谷上學。
不過,府谷縣的保德縣雖然僅一河之隔,兩縣發展卻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府谷縣人口25.6萬人,2021年GDP735.9億元,在西部百強縣榜單上排名第9,還是2021年賽迪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之一。保德縣總人口14.3萬人,2021年GDP122.1億元,2019年才實現完全脫貧。這些數據可能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實地來到兩縣,還是能從城建上覺察出明顯的差異。
除了經濟發展,兩縣雖然屬于不同的省份,但民眾生活習慣、飲食、方言、文化十分相近。第一次來這里的游客,可能會將兩座縣城視為一體。兩座縣城都是伴河而生,黃河文化已經融入當地的文化基因。
府谷縣境內,不少旅游資源就與黃河有關。在陜西,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沿黃公路,因景色卓越被譽為中國版的“一號公路”。沿黃公路北面的起點就是府谷縣墻頭村。在沿黃公路府谷段,這里有著黃河入陜第一灣,黃河在三省交界處畫出一個接近360°的彎,可與老牛灣相媲美。府谷這邊還設有一個觀景臺,可以遠眺黃河自內蒙蜿蜒而來。
府谷縣的東部,是始建于唐、宋之間的府州城舊址。這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古城是明初修建的。府州城舊街道為2橫12縱,城中心有鐘樓,四周多廟宇,城中尚存30余處古建筑。府州城南面懸崖絕壁下是滔滔黃河,依靠進易攻,退易守的險要地勢,曾是歷代重要的邊關要塞。
與府谷一衣帶水的保德,有著相似地理環境。黃土高原雕鏤的黃與黃河流動的黃成了保德最質樸的底色。山西因山河天險為天然屏障被稱為“表里山河”,三面環山、一面向河的保德便是微縮版的“表里山河”。和山西很多縣市一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遍布保德境內,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保德引以為傲的一張名片。
位于保德縣城南側的飛龍山森林公園,因原有“飛龍寺”而得名。飛龍山宛如一條飛龍,環抱縣城,依山勢而建。飛龍山之巔的興保塔是保德的標志性景點,塔身巍峨,矗立于藍天白云之下,為小城添加了幾許生機與活力。自縣城的步云路沿“之”字形的842級花崗巖臺階而上,站在山頂向北可見府谷的府州城、五龍山及山下滔滔黃河水。
故城村是保德縣的歷史文化名村,風光旖旎,文化積淀深厚。明末的匠人們筐背斧鑿,在黃河邊絕壁上鑿出了一串園林式的石窯群,這便是位列我國十大釣魚臺之一的保德釣魚臺,也是黃河沿岸唯一叫釣魚臺的旅游景點。釣魚臺依山而筑,共有六組12個石窟,分布錯落有致。所有建筑全部嵌在整石上,歷經數百年,依然堅不可摧。
府谷與保德山水形勝,人文薈萃,有相似,又各有不同。2022年底,官方發布了推進兩地同城化發展的建議;希望在未來我們能看到全國距離最近的兩座縣城,攜手演繹新一代的“秦晉之好”。 [] |
全站導航
|
站主其人 | 網站幫助 | 下載聲明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具才苑是一個主要以中小學教師、師范類學生、中老年朋友為主要服務對象,教學資源豐富,兼顧社會關注問題的小型綜合網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軟件的首發官方網站,因此在這里下載的具才軟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資源全部免費下載。因手機瀏覽者越來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機、電腦用戶都能使用。如因此給您帶來不便,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