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靖 來源:轉載
發布/更新時間:2023-02-10 18:54:07
生活中,我們常常喜歡去接近“情緒價值”高的人。
“情緒價值”高的人,能夠滋養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感到輕松、愉悅;
“情緒價值”低的人,卻會不斷的“消耗”我們的能量,甚至會讓我們失去對生活的期待。
一個人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情緒價值”,才能讓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順。
多安慰,少教育
“情緒價值”高的人,往往有著很強的共情能力。
他們遇到身邊人的哭訴,不會忙著去教育對方,而是會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盡量去安慰對方。
以讓對方的情緒,盡快得到平復。
所以,身邊的人往往都愿意去找他們來化解心結。
“情緒價值”低的人則不然。
他們面對身邊人的哭訴,第一時間不是想著去安慰對方。
而是會去教育對方,甚至是教訓對方。
如此做法,不但不能令對方的情緒得到好轉,反而會令對方的情緒,更加糟糕。
人在痛苦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理性的“教育”,而是感性的“安慰”。
只有當對方的情緒平復下來,再去與對方討論事情的是非對錯,對方才更容易接受。
高手總是先講情緒,再講道理。
所以,他們往往能夠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
多包容,少苛求
古語云: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情緒價值”高的人,面對身邊人的過錯,往往會采取和緩的態度去應對。
他們以善意、委婉的方式,去提醒對方的過錯。
所以,對方更樂意去改正自身的錯誤。
“情緒價值”低的人,一旦發現身邊的人犯了錯,便會“怒不可遏”。
他們疾言厲色地批判對方的過錯,來發泄自身的怒氣。
如此做法,很容易導致對方在今后的相處中,處于如履薄冰的狀態。
時間一久,便會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想要逃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人都有自己無可奈何的缺點。
“情緒價值”高的人,能夠體諒對方的難處,不會去苛求對方改正難以改正的缺點。
身邊的人與他們相處,往往會是放松的。
“情緒價值”低的人,總是喜歡“為難”對方。
他們看不慣的事情,就要強迫對方改正。
這種“趕鴨子上架”的做法,只會讓人越來越反感。
人與人相處,貴在互相包容、互相體諒。
如此,才能相處不累、久處不厭。
多改變,少抱怨
聽過這樣一句話: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
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有的人遇到挫折與痛苦,總是喜歡去抱怨。
結果,他們的抱怨,不但不能讓自己脫離苦海,反而讓自己向更深處沉淪。
祥林嫂頻繁的抱怨,不僅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也給周圍的人,帶來了許多負能量。
這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
“情緒價值”高的人,不會頻繁地抱怨,而是會把積極樂觀的一面表現出來。
所以,他們更容易得到周圍人的親近與幫助。
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
這份積極與樂觀的情緒,也會激勵著身邊的人,向困難發起進攻。
人生的苦難,不會因為抱怨就消失。
“情緒價值”高的人,會把“抱怨”的時間,用在行動上,用在改變現狀上。
所以,他們更容易擺脫眼前的困境,迎來勝利的曙光。
這份“改變現狀”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對他人同樣也是一份莫大的鞭策。
▽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
“情緒是我們獲得勇氣、毅力、幸福和成功的關鍵!
一個人想要獲得他人的喜歡,未必需要“金錢”與“地位”。
在某些時候,情緒價值,也許比“金錢”與“地位”帶來的價值,更大。
愿你我,都能提升自己的“情緒價值”,從而令自己的生活,更加明朗。